检察公告
公益诉讼举报电话
0393—6222000

12309检察服务大厅
上午8:00-12:00 下午2:30—6:00
电话:6866062

民事虚假诉讼案件线索
举报电话:
12309、0393-6866071、6866072
检察长信箱
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委员联络平台
微信
官方微信
12309
您的位置:首页 >> 检察队伍
检察队伍
周文王训子:民为上 守中道
发布时间:2016-10-24 15:32:48    点击:2099次    [关闭本页]

来源:中国纪检监察           作者:徐义华

  “汝慎守勿失,以诏有司,夙夜勿忘,若民之向引。”

  “无杀夭胎,无伐不成材,无堕四时。”

  周文王姬昌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,他在位期间,“克明德慎罚”,勤于政事,礼贤下士,广罗人才,是领导周人战胜商人的关键人物,被先秦学者尊奉为圣王。他所创的周礼,被后世儒家所推崇,孔子更是称其为“三代之英”。

  在家训方面,周文王也颇有建树,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。他对子孙的训诫,在古代文献中有不少记载,其中《逸周书》中的《大开》《小开》《文儆》《文传》诸篇以及清华大学藏战国楚竹简中的《保训》篇等都记有周文王对子孙后人的训示。

  在殷商时期,周国地处偏远的关中,是臣服于商王朝的地方小国。周文王励精图治,广行仁政,关注民生,为百姓所称道。此时,商王朝正逢商纣王当政,商纣王好兵黩武,滥用刑罚,引起朝廷贵族和外部诸侯的不满。所以,有很多人都投奔到周国,支持周文王。崇城国君崇侯虎发现周文王很得民心,就向商纣王进谗言,说文王太得民心会威胁到商王朝的统治。商纣王就把周文王抓起来,囚禁在羑里城。后来,经过闳夭、姜尚等人的极力奔走,用美女宝物贿赂纣王,文王才得以获释。

  文王回到周国,表面上维持对商王朝的归顺,实际上却在为对抗商王朝做积极的准备,除了发展经济、加强军事、联络诸侯之外,还宣扬周人接受了天命,以俘获人心。

  作为边远地区的一个小国,若要战胜商王朝,人的因素至关重要。周文王显然认识到了这一点,所以,他对族人、子孙的教育和训示也不断加强,他希望通过各种机会,把国家的制度、政策和自己对社会、人生的感悟传授给他们。

  周文王最重要的训示是要以民为本。周文王是一个现实而理性的政治家,他认为“民何向非利”“信何向非私”,即承认百姓行为具有自利性。周文王并不逆转百姓的这种本性,而是主张利用人民关注利益的本性,循循善诱。他对太子发说:“汝慎守勿失,以诏有司,夙夜勿忘,若民之向引。”意在劝诫儿子时刻不要忘记,要顺着人民的本性施政。周文王还强调人民的作用,认为人民是社会的根本,他用颇具哲学思想的语言说道:“非本非标,非微非煇。壤非壤不高,水非水不流。呜呼,敬之哉!倍本者槁。”意思是,没有根本就没有枝叶,没有低微就没有高贵,上面的土高是因为有下面的土为基,前面的水流是因为有后面的水推动。因此,你一定要谨慎,舍弃根本就要枯萎。

  他在对子孙的训诫中,还强调遵循外在的规矩和规律,要求子孙克制内心的欲望,服从外在的价值标准。为此,周文王多次举行仪式,把国家的相关规仪教授给子孙,要求他们在宗族、生产、训练、守备等方面遵守已有的规定,把已经形成体系的“八儆”“五戒”“三极”“九因”等不断申述给子孙,让他们传习。他要求子孙不能自以为是、放弃规矩而自我放纵,“儆我后人,谋競不可以臧”,以此来提醒他们要遵循规矩,不要有争执之心,他认为,人若是有争心,就不会有好的结果。

  除了要求子孙做到克制内心的欲望,周文王还告诫他们应当认清并遵循人类的社会行为、经济生产的相关规律,提出“山林非时不升斤斧,以成草木之长;川泽非时不入网罟,以成鱼鳖之长,不麛不卵,以成鸟兽之长”“无杀夭胎,无伐不成材,无堕四时”。即砍伐树木、捕捞鱼虾、猎捕鸟兽都遵循时节,以保护资源,最终达到“工不失其务,农不失其时,是谓和德”的目的,这其实是民利为上、慎守中道的前提条件。

  最典型反映周文王强调遵守外在规范、规律思想的,是他的临终遗言《保训》。这是周文王去世之前对其子武王的训诫,文中所含“中”的观念,或称中道,是《保训》全篇的中心,它与儒家后来所说的“中庸之道”有着内在的联系。他认为,人如果遵守规矩、恪守道德,则会“贾粥不雠”,像拥有粥饭的人不用兜售就会有人自动来买一样,福佑自来;如果不遵守规矩与规律,那么就会“不索祸招”,即祸患自来。

  他在《保训》中,一再要求武王慎守中道。他说,舜出身民间,能够自我省察,不与百姓的愿求违背。他在朝廷内外施政,总是设身处地考虑,有恩于左右远近,后来地位虽然有所改变,但他依然慎守中道,从来没有违背阴阳之序,最终实现了政通人和。舜的慎守中道和恭敬不懈,得到了尧的赏识,最后,尧把帝位传给了舜。在这篇文章中,文王把中道上升到了哲学层面,要求子孙务必遵守。

  在周文王的训诫之下,周人以一个关中地区的地方小国,打败了有数百年基业的商王朝,同时,其子侄辈出现了武王、周公、召公等一大批有作为、有建树,并在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政治家。周文王的儿子姬发即周武王继承了父亲遗志,表现出卓越的军事、政治才能,于公元前11世纪灭亡商朝,建立了西周王朝,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。他另外一个儿子姬旦,即历史上有名的周公,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,并制作礼乐,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思想家、教育家,被尊为“元圣”和儒学先驱、奠基人。西汉著名政论家、文学家贾谊评价周公为:孔子之前,黄帝之后,于中国有大关系者,周公一人而已。

 

  卜宪群点评

  国学大师王国维写过一篇《殷周制度论》,提出了“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,莫剧于殷、周之际”的著名观点。文章认为“夫商之季世,纪纲之废、道德之隳”,而“周之制度典礼,乃道德之器械,而尊尊、亲亲、贤贤、男女有别四者之结体也,此之谓民彝(即人伦)。”意指周文王、周武王、周公等西周初年的统治集团深刻总结了商亡的历史教训,提出了“厚德广惠,忠信爱人,君子之行。不为骄侈,不为靡泰,不淫于美”等诸多以“德”治国的思想,首开我国古代“民本”思想之先河。

  民本思想是我国古代政治思想中的精华,它将天与民、神与民的神秘主义思想转化为君与民、政与民的民本主义思想,直接引发了“民为邦本”观点的产生,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。历史是在总结经验教训中前行的。

  周初统治者不仅把这些理念告诫给整个统治集团,也把它作为训诫传给子孙。正因为此,周不仅成功灭商,更创造了我国古代礼乐文明的高峰,成为后世仰慕的一个时代,“祖述尧舜,宪章文武”也成为后世政治家追求的理想目标。需要说明的是,过去我们对文献中记载西周诰训的真实性颇有疑问,清华简《保训》的发现,印证了诰训在当时确已成为一种常用形式,是中国家训的始祖。

  卜宪群: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

 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友情链接:
© 2010-2025南乐县人民检察院 版权所有   备案编号:豫ICP备08106465号   
地址:南乐县县城南环路西段北侧   电话:0393-6222000